优化“西安英才计划”,安排1600万元支持46个高端科技项目,重点建好“青年人才驿站”,交大、西工大应届毕业生在西安就业同比增长11%,西电同比增长68%。加快建设国际人才港,扩能升级西安高端人才服务基地(院士驿站),打造高能级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,推进西安人才工作赋能科技成果就地转化,完成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首笔3亿元份额实缴,储备优质人才项目60余个。近日西安分别在深圳和上海举办两场“望长安•才陕耀”西安市招才引智工作恳谈会,在两地设立授牌了“西安市人才会客厅•人才工作站”,颁发了“西安市人才大使”聘书,与会院士、专家、人才等纷纷建言献策、寄语西安。
持续优化升级人才政策体系
制定宝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引育《若干政策》,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《意见》等制度规定,对工业企业全职引进或自主培养分别给予100万元、30万元、20万元的政策性补助,持续优化升级人才政策体系。引进高层次人才200余人,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5.54件。启动“宝鸡优才卡”一站式数字平台,推动工业企业引育人才八条“硬”措施落地,评选表彰“十佳人才”50名,命名“宝鸡工匠”30名。
慧聚秦创原 赋能先行区
实施“兴咸人才计划”,以“慧聚秦创原、赋能先行区”为主题,着眼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,举办第二届“人才兴咸”大会,签约项目253个、总投资额701.2亿元。共聘请55名两院院士担任咸阳“科技顾问”,组织开展院士专家产业行县域行、院士专家话发展等活动,为产业链升级提质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。加强校地融合,与119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。发挥“三支队伍”作用,上半年转化落地科技成果51项。
“吾铜引凤”事业兴
抓人才理念优化、人才平台建设、人才生态优化,制定了《“吾铜引凤”人才专项行动方案》《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若干措施》《人才服务保障办法》,按季度发布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目录,积极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和科技攻关行动,建立西咸新区秦创原铜川飞地孵化器,引进各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300余名,新认定市级专家工作站8个,申请秦创原人才项目26个。
推进“校招共用”“市引县用”
落实“渭南英才计划”二十条政策,制定培育“科学家+工程师”队伍、成立人才发展院等十条硬措施推进人才“校招共用”“市引县用”,兑现中省创新创业平台、人才支持经费等奖励补助360万元,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特殊专业人才346人、高校优秀毕业生165人,对口到岗4名博士服务团成员,人才创新高地建设成效显著。
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
实施“圣地英才计划”,通过校招企用、校地共用等刚柔并济机制引才用才,动态发布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,上半年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187人。围绕全市煤炭电力、石油化工等11条重点产业,建强八支人才队伍。成立255名专家组成的11支专家服务团,全方位提供政策咨询、技术攻关等服务,推动人才链产业深度融合。评选“圣地英才”228名、产业发展团队5支,开展“圣地英才建功立业”活动。为532名高层次人才发放“圣地英才卡”,让人才引得进、留得住、用得好。
“驼城之光”人才计划再提升
坚持将人才作为榆林“腾笼换鸟”、创新发展“第一引擎”,出台《高素质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,制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《具体措施》,优化实施“驼城之光”人才计划;推动设立秦创原榆林主中心,建成15个创新促进中心,柔性引进院士2人、高层次人才60余人;创建评选第2批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25个。
建好用活“人才资源共享池”
开展“最美天汉英才”和人才工作优秀创新案例评选,为市级专家工作站、来汉入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发放支持补贴资金387万元。组织开展各类人才培训185场次、7000余人次,分层分类遴选培养“最美天汉英才”“天汉工匠”等优秀人才120名,积极协助申报创建第三批省级专家工作站,已有3家通过评审并公示。扎实推进“天汉英才”计划,上半年共引进非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的各类人才572名,同比增长 16.5%。大力推进“揭榜挂帅”,同步推进22项职称制度改革。建好用好“人才资源共享池”,上半年入池专家为23家企业解决37项技术难题。
深化聚才引智“三单对接”工作机制
坚持“积极引用高端人才、大力培育专业人才、深度盘活乡土人才”路径举措,深化聚才引智“三单对接”工作机制,精准对接各类人才386人;聚力“双招双引”,柔性引进科技人才129名;推进飞地孵化园、安康科创园、企业科技园“三园联建”,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融通发展;完成苏陕协作挂职干部轮换,推进“组团式”帮扶由“输血”向“造血”转变。
20条措施助力“商山英才”项目
推进干部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,推出服务保障19条措施,建立协同联动、动态研判、跟学评估、典型培育、捆绑考核“五项机制”,组建跟学团队115个,培养本土人才870名。出台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20条措施,启动“商山英才”人才支持项目,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翻番增长。依托秦创原平台编制人才需求单,引进高层次人才30名,柞水李玉院士工作站、商南中剑公司专家工作站被评为省级专家站。
实施“后稷人才工程”打造涉农人才高地
打造涉农人才高地,推动产业链、人才链、创新链、资金链深度融合。实施“后稷人才工程”,深入推进“高校+科研院所+龙头企业”人才服务模式,全方位服务保障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,新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72人,6人获得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项目支持,秦创原平台吸引创新团队310家,成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。聚焦种业发展,打造种业人才高地,吸引先正达、良科等103家种业企业入区发展,培育杨凌荣华、杨凌伟隆两个国家级5A“育繁推”一体化种子企业。依托上合基地及农业自贸片区,发挥涉农人才优势,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,开展农业援外培训项目17期,为40个国家培训4430人,新增境外作物试验试种面积6500多亩,乌兹别克商品原料交易所入驻杨凌,中乌科技示范园建成投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