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的老师都是来自不同领域的‘大咖’,比如《储能技术发展与应用》这门课,共有4位不同领域的老师授课,涉及许多学科交叉的知识。”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武成伟同学说,除了在校学习,同学们还有机会接受高级工程师的指导,了解企业一线的实际情况。
这是西安交大产学研深度融合,探索人才培养改革“深水区”的新举措。一流大学应以培养杰出人才为己任,西迁以来,西安交大培养了40余位两院院士,为国家输送了近30万各类人才,不少人成为行业翘楚。近年来,学校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为引擎,率先打破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“围墙”,积极探索“两链”深度融合新路径,打造新型融合“生态圈”,极大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。
陶文铨院士指导学生
激发科技创新“原动力”
近期,西安交大基础研究领域喜报频传:4月13日,2篇基础研究的成果论文发表在《自然》上;4月22日,1篇基础研究的成果论文发表在《科学》上。
基础研究虽然投入高、回报慢且难以量化,却决定了一个国家科学与技术原始创新的能力。“我们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要勇于亮剑、敢于攻坚,开冷门领域、辟冷清方向,在学科交叉融合、科教融合、产教融合的源头创新上踏出坚实步伐。”西安交大物理学院教授张磊说,其团队与山东大学、国家蛋白质中心等单位合作,采用冷冻电镜技术在粘附类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通用机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,对靶向配体药物研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。
这样的案例在西安交大还有很多。组建大团队,建设大平台,承担大项目,产出大成果,近年来,学校进一步加大原创性、引领性科技攻关,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通过强化学术发展顶层设计,推进科研组织模式、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等,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,学校科研竞争力显著提升。
物理学院教授张磊在实验室指导学生
打造“两链”融合新模式
最近,西安交大化学学院的孙杨教授团队受河南三门峡一家公司委托,研发了一种芳烃硝化催化剂。这种催化剂主要用于化工生产领域硝化工艺,较市场上的硫酸硝酸的混合物催化剂更具安全性。目前,这种硝化剂已进入试生产阶段,并且获得大量订单。
2021年9月,在秦创原春种基金的支持下,孙杨团队成立了西咸新区行易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,紧密围绕精细化工进口技术替代、转型、升级的国家重大需求,积极推进应用催化、精细化工和计算化学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,极大满足了企业推出新产品、节能减排、转型升级等需求。
“秦创原集中了成果转化链条上金融、法律等各种服务,解决了科技创业者的后顾之忧。”孙杨表示,下一步团队将与更多企业“牵手”,将催化剂新技术进一步推广到农业环境、新能源等多个领域。
这是学校科技成果从“书架”转向“货架”的一个缩影。截至目前,西安交大已累计征集可转化科技成果1100余项,梳理专利及非专利存量技术成果2万余项,建立了西安交通大学成果清单;为促进科技成果在陕就地转化,已定向为秦创原春种基金推出种子项目268项,其中已通过基金投决134项,累计融资1.157亿元。
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雷亚国在实验室指导学生
构建协同育人新范式
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、培养人才第一资源、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。2021年4月,西安交大启动“产教融合、协同育人”创新工程,创办现代产业学院、未来技术学院,通过参与构建龙头企业牵头、高校院所支撑、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,组建“科学家+工程师”团队,切实落实“双导师制”,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。
目前,西安交大已与国家电网、中国联通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5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共建了校企研发平台。该校于2020年12月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,并在2021年度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获评优秀。
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西安交大要开拓视野、创新突破、精细管理、引领未来,坚持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依托,探索教研一体、学科交叉、产教融合、协同育人、联合攻关的创新模式,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贡献交大人的智慧和力量。”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说。